科學家研究認為,血液中的蛋白質或有助于預測帕金森病,且可以在相關癥狀出現(xiàn)前提前7年預測該病。相關論文近日發(fā)表于《自然—通訊》。

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癥狀表現(xiàn)為行動遲緩、僵硬和靜止性顫抖。在出現(xiàn)運動癥狀前,會有一段時間出現(xiàn)非運動癥狀,包括快速眼動(REM)睡眠行為障礙等睡眠障礙,而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是日后帕金森病進展的重要預測指標。研究患有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的個體,為深入了解帕金森病發(fā)病前的早期病理變化提供了機會。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大奧蒙德街兒童健康研究所的Jenny Hallqvist、德國哥廷根大學醫(yī)學中心的Michael Bartl和同事分析了99名近期被診斷患有帕金森病的患者、72名出現(xiàn)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但沒有帕金森相關運動癥狀的患者,和36名健康對照者的血樣。他們在帕金森患者的血液中識別出涉及炎癥、凝血級聯(lián)和Wnt信號通路的23種蛋白質的持續(xù)失調。在這些蛋白質中,有6種在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患者中也顯示出失調。

他們隨后用一種機器學習模型來預測基于蛋白質組成的診斷結果。根據(jù)8種蛋白質的表達,該模型能識別出100%的帕金森患者。隨后他們測試了機器學習模型能否預測一名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患者會否發(fā)展為帕金森病。該模型能在帕金森病患者運動癥狀出現(xiàn)前最多7年預測發(fā)病情況,準確率高達79%。

作者指出,識別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能夠讓更多人參與預防性臨床試驗,改善患者治療方案和研究成果。但他們總結說,還需在更大的隊列中進一步驗證,才能將這些發(fā)現(xiàn)轉化到臨床應用中。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8961-3

來源:《自然—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