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5月10日發(fā)表于《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的研究報告說,冷凍了23年的老鼠睪丸細胞在植入老鼠體內后產生了精子。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Eoin Whelan說,研究表明,那些在癌癥治療前冷凍睪丸組織的兒童,或許可以重新移植睪丸組織,以便有朝一日通過體外受精(IVF)方式生下自己的生物學后代。

治療癌癥的化療會殺死睪丸中產生精子干細胞。成人可以在進行這種治療前冷凍精子樣本,但尚未進入青春期的兒童卻不能這樣做。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診所取出并冷凍了兒童尚未成熟的睪丸組織樣本,希望在其成年后重新植入時,這些樣本會發(fā)育成熟并開始產生精子?,F(xiàn)在,至少有一家比利時診所被批準開展這種再植手術。

Whelan和同事的研究給了人們一些樂觀的理由。他們將23年前從老鼠身上分離并冷凍的干細胞解凍后植入活鼠的睪丸中。

這些老鼠接受了一種藥物治療,后者殺死了其生成精子的細胞。此外,由于免疫系統(tǒng)缺陷,它們無法對移植產生排斥。為了進行比較,同樣的操作也在其他活鼠身上進行,但使用的則是剛被移除并立即植入的老鼠細胞,或幾個月前被冷凍的細胞。

研究人員檢查老鼠睪丸后發(fā)現(xiàn),這些23年前的干細胞存活了下來,并發(fā)育成產生精子的細胞,盡管它們產生的細胞比新鮮組織或近期冷凍的睪丸細胞要少。這些細胞正在制造成熟精子,但產生的精子數(shù)量約為新鮮或近期冷凍細胞植入物產生的精子數(shù)量的1/3。

Whelan說,如果同樣的結果發(fā)生在人身上,那么參與者也能產生一些精子,盡管數(shù)量很少。“也許只需要一個活精子就能成功。”

英國愛丁堡大學的Rod Mitchell說,目前尚不清楚這些結果是否適用于人類,因為該研究小組的方法和目前生育診所使用的方法有一些不同?!叭杂泻芏辔粗??!盡itchell說。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bio.3001618

來源:《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