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B細胞前體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CP-ALL)患者來說,治療的第一個階段(前28天)非常關鍵。這段時間的治療效果也會決定患者總體的恢復情況。

但遺憾的是,仍有部分患者會因為疾病復發(fā)而失去生命?!蹲匀?癌癥》首次發(fā)現了一類休眠癌細胞,它們或是導致化療在一些BCP-ALL患者中失效的原因。

與所有類型的癌癥一樣,當正常細胞的基因出現一些異常突變,并且影響了細胞的正常復制模式時就會引發(fā)腫瘤。而BCP-ALL患者身體的癌細胞本身也會具備一些突變模式,并且能根據突變分成多個獨特的細胞群。

按照這種思路,如果能從接受化療患者體內分離出存活的癌細胞,就能找到抵抗療法的細胞群具備了哪些突變。

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先在小鼠模型測試了這一想法,他們將BCP-ALL患者的腫瘤細胞移植到小鼠體內,然后給予了它們化療。最后從產生治療抵抗性的小鼠體內獲取了存活下來的癌細胞。

《自然》子刊發(fā)現一種全新的癌細胞 會休眠或是癌癥復發(fā)關鍵!-肽度TIMEDOO

研究者設想的是有一類獨特的細胞群能逃避化療的追殺,然而結果卻令他們非常意外?;煵]有對癌細胞進行基因選擇,耐藥癌細胞也并沒有共享特定的突變組合。相反,這些細胞仍然具備治療前就擁有的那些突變。

但是,這些細胞卻具備一種獨特的狀態(tài),研究者將其稱作抗性細胞狀態(tài)。具備這種狀態(tài)的細胞既具備骨髓干細胞的基因表達模式,又會處于持續(xù)的休眠模式。

這是研究者首次在BCP-ALL中發(fā)現此類休眠的癌細胞,他們確定在未經治療的患者體內會存在非常少量的休眠細胞。

當然,研究者強調在其他癌癥中,基因突變占據著更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那些需要接受靶向治療的癌癥類型。但對BCP-ALL患者來說,針對這些休眠細胞或許將顯著改善患者的恢復情況。

研究團隊下一步將考慮如何利用這一特性治療BCP-ALL。倫敦癌癥研究所的Mel Greaves教授同樣參與了這項研究,他認為可以先確定休眠細胞具有哪些特殊的標志物,然后患者在經過化療之后就能進行對應追蹤測試,看看是否還存在休眠的癌細胞。

還有一種方式,是在化療之前激活全部的休眠細胞,然后再集體殺滅。

注:原文有刪減

參考資料:

[1] Discovery of ‘sleepy’ dormant cells that resist chemotherapy paves way to new therapies. Retrieved Dec 6th, 2021 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1-11-discovery-sleepy-dormant-cells-resist.html

[2] Virginia A. Turati et al, Chemotherapy induces canalization of cell state in childhood B-cell precursor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Nature Cancer (2021). DOI: 10.1038/s43018-021-00219-3

來源:學術經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