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患上帕金森,核磁共振還能做嗎?仁濟團隊為患者植入最新國產腦起搏器
帕金森病患者陳先生今年才40多歲,就已經被病痛折磨數年,不過,如今他終于不再怕”帕”。在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他接受了最新型國產3.0T磁共振兼容腦起搏器植入手術?!疤昧?,感覺自己的人生好像一鍵重啟了,不僅能夠重奪身體控制權,還能無障礙地接受全身磁共振掃描,便利了日后的檢查就醫(yī)需求?!痹谌蕽t(y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yī)師周洪語看來,腦起搏器國產化普及以后,將會開啟神經調控治療的新紀元。
植入腦起搏器后,也可無障礙做核磁共振
行動遲緩、肢體僵硬、震顫,這些癥狀本不應是40歲這個年齡該承受的,這種早發(fā)型帕金森病意外成了陳先生擁有正常生活的“羈絆”。
周洪語功能團隊進行了充分評估后,決定為陳先生選擇植入國產新型腦起搏器(3.0T磁共振兼容腦起搏器)。腦起搏器療法將電極植入到大腦深部神經核團,通過電刺激調節(jié)神經環(huán)路的異常電活動,緩解運動障礙癥狀,使患者恢復活動能力。
據悉,腦起搏器經過多次更新迭代,傳統(tǒng)腦起搏器使用期限為20年,并容易受到磁場的干擾而發(fā)生風險,故而被禁止在開機狀態(tài)下接受高場強3.0T磁共振掃描。過去,植入腦起搏器的患者僅可接受局限的1.5T磁共振掃描,同時必須關掉腦起搏器。陳先生還年輕,未來也許還要接受磁共振檢查,尤其是3.0T磁共振檢查的機會較多,長達30年預期使用期限的國產新型腦起搏器更適合他。
手術中,功能團隊和影像科、麻醉科密切配合,高清結構影像定位、術中微電極記錄和術中CT驗證,一氣呵成,電極精準植入。
更加智能,神經調控新紀元悄然來臨
隨著可充電、可遠程程控的3.0T磁共振兼容腦起搏器投入應用,神經調控的新紀元已悄然來臨。更利好的消息是,腦起搏器國產化后,治療成本大幅下降。除此以外,國產化設備可以更“智能”,術后調機可通過互聯(lián)網連接,在家即能完成。變頻技術也是國產設備的獨特優(yōu)勢,可以使帕金森患者的中線癥狀得到很大改善。而高場強磁共振兼容,解決了以往植入腦起搏器患者無法進行3.0T磁共振檢查的臨床難題。
周洪語介紹,神經調控技術還在升級,從開環(huán)向閉環(huán)進展,智能可感知設備在對患者大腦實施電刺激治療的同時,可以實時感知腦內與疾病癥狀相關的特定腦電信號、心電信號、感知患者體位信息等等,并加以智能算法分析,為患者提供個體化精準治療。
多領域覆蓋,專家開出了適應人群清單
神經調控治療的適應證實現(xiàn)了多領域覆蓋,除帕金森病以外,腦起搏器設備還可用于肌張力障礙、特發(fā)性震顫、耐藥性癲癇、頑固性疼痛、難治性抑郁者等疾病治療。其中,帕金森病患者是腦起搏器主要的適用人群。哪些人更適合接受腦起搏器治療?
周洪語為此開出了適應人群清單——
第一,原發(fā)性帕金森病或遺傳性帕金森病、各種基因型帕金森病,及對復方左旋多巴反應良好者;
第二,當藥物療效已顯著減退,或出現(xiàn)明顯的運動并發(fā)癥影響患者生命質量時;
第三,出現(xiàn)不能耐受的藥物不良反應,影響到藥物療效時;
第四,存在藥物無法控制的震顫患者。
來源:上觀


本文系作者 @TIMEDOO 原創(chuàng)發(fā)布在 肽度TIMEDOO。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