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肌肉反饋影響情緒識別,微電刺激揭示視覺處理新機制-肽度TIMEDOO

近日,英國??巳卮髮W的心理學家在《Communications Psychology》上發(fā)表研究,首次通過“面部神經肌肉電刺激”(facial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NMES)結合腦電圖(EEG),系統(tǒng)探討了面部反饋(facial feedback)在不同視覺處理階段對他人情緒識別的影響。

創(chuàng)新技術:精準激活笑/皺眉肌肉
研究團隊利用 fNMES 技術,對參與者的主要“笑肌”——顴大肌(Zygomaticus Major)和“皺眉肌”——口角下拉?。―epressor Anguli Oris)分別施加短暫電刺激,模擬無意識的微笑或皺眉動作。與傳統(tǒng)依賴觀察他人表情或藥物干預不同,fNMES 可在毫秒級精確控制何時、何處、以何種強度激活面部肌肉。

早期 vs. 后期:面部反饋何時最關鍵?
研究分為“早期刺激”(面部出現前250 ms至出現后250 ms)和“后期刺激”(出現后500 ms至1000 ms)兩種時段,覆蓋了低級視覺加工和自發(fā)面部模仿(spontaneous mimicry)階段。每位參與者(共51名成人)在觀看1 s的中性至輕度情緒化面部圖像后(由 FaceGen、FACsGen 生成并經預先篩選為“模糊”表情),需立即判斷“開心”或“難過”。

關鍵發(fā)現:微笑刺激可降低視覺ERP響應,提升“幸?!逼?/strong>

  1. 行為層面:當早期或后期刺激顴大?。M微笑)時,參與者更傾向于將中性或模糊表情判斷為“開心”;刺激皺眉肌則相反。

  2. 腦電數據:fNMES 的微笑模擬顯著減弱了 N170 事件相關電位(ERP)的振幅——N170 通常反映大腦對面孔的初級視覺加工。未施加刺激時,“開心”面孔會觸發(fā)更大 N170;但在微笑刺激條件下,減弱的 N170 反而與“覺得開心”判斷高度相關。

結論:面部反饋“分擔”視覺解讀負荷
研究表明,來自自身面部肌肉的信號能夠在早期視覺處理階段就介入情緒判斷,使視覺系統(tǒng)減少對面部特征細節(jié)的依賴──當身體“告訴”你是微笑時,大腦就不必再動用更多資源去解析表情,直接更快地認定“開心”。正如首席作者 Joshua Baker 博士所言:“當身體提供了相關情感線索,視覺系統(tǒng)就能‘偷個懶’?!?/p>

面部肌肉反饋影響情緒識別,微電刺激揭示視覺處理新機制-肽度TIMEDOO

未來展望:臨床與多模態(tài)神經科學應用
該團隊計劃:

  • 同時刺激多組面部肌肉,以模擬更豐富的表情動態(tài);

  • 探索 fNMES 對其他情緒(如“厭惡”)及物體偏好(object preferences)的影響;

  • 將 fNMES 與功能性磁共振(fMRI)、經顱磁刺激(TMS)等技術結合,深入解析大腦如何整合面部反饋與視覺信息。

若面部反饋能有效“減輕”視覺解讀負荷,此技術有望在抑郁癥等情緒障礙的情緒識別訓練和康復中發(fā)揮輔助作用,為臨床干預提供新思路。

參考文獻:J. Baker et 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smiling muscles reduces visual processing load and enhances happiness perception in neutral faces,?Communications Psychology?(2025).?DOI: 10.1038/s44271-025-00281-y

編輯:周敏

排版: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