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當媽媽了
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喬杰(中),產科主任趙揚玉(右),生殖醫(yī)學中心原常務副主任劉平(左)看望“試管嬰兒二代寶寶”。魏威攝
4月15日8時34分,一聲響亮的男嬰啼哭聲,打破了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產房的寧靜,而這也在我國輔助生殖醫(yī)學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因為這位男嬰的母親鄭萌珠,是中國大陸第一例試管嬰兒。
“鄭萌珠的自然受孕和順利分娩,再次證實了試管嬰兒完全可以順利繁衍后代,解除了公眾的疑慮?!敝袊こ淘涸菏俊⒈本┐髮W第三醫(yī)院院長喬杰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我國每年新出生的孩子里,利用試管嬰兒等輔助生殖技術的占出生人口的1%~2%。
“一顆大石頭終于落地”
1984年,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教授張麗珠提出,要在我國進行“試管嬰兒”技術探索。至今,我國的輔助生殖醫(yī)學已走過30多個春秋。
目前,我國具有資質能夠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服務的醫(yī)療機構已經超過450家,其中能夠開展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的醫(yī)療機構350家,能夠開展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的醫(yī)療機構已經超過40家,人類輔助生殖的從業(yè)人員已達上萬人。
“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輔助生殖技術治療第一大國?!眴探鼙硎?,我國每年試管嬰兒數量逾20萬例次,輔助生殖技術臨床妊娠率約為40%,活嬰分娩率達30%~35%。
據此次鄭萌珠分娩的主刀醫(yī)生、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產科主任趙揚玉介紹,原計劃鄭萌珠應自然分娩,但因胎兒橫位、已滿39周,且鄭萌珠已經出現宮縮,符合剖宮產指征。 “整個手術過程非常順利,出血也不多,男嬰3850克,52厘米。”趙揚玉說,“整個孕期中,鄭萌珠只有在孕后期時,血糖有點高,其余指標都正常。直到今天看到這個健康的男嬰,我們心里的一顆大石頭才算落地了。”
新技術須邊應用邊探索
作為當年鄭萌珠出生的見證人,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生殖醫(yī)學中心原常務副主任劉平對輔助生殖醫(yī)學在國內的發(fā)展頗為感慨:“試管嬰兒最初主要是解決女性輸卵管不通等問題,剛開始從事這方面的研究時,我們連卵子長什么樣都沒見過?!?/p>
從開腹取卵到陰道超聲陰道下取卵,從簡陋的實驗設備,到各種高精尖技術在輔助生殖醫(yī)學領域的應用,如今,我國的輔助生殖醫(yī)學水平已經與世界同步。
“輔助生殖及衍生技術正在幫助更多的家庭。比如,單基因遺傳病有7000多種,依靠相關檢測,在胚胎植入前,很多遺傳病都能進行明確診斷和篩查?!眴探苷f,隨著表觀遺傳學等學科的發(fā)展,通過植入前胚胎的遺傳學診斷,可以篩選出健康的胚胎,“這不僅能夠保證嬰兒不發(fā)病,同時還盡可能地不攜帶致病基因,不給下一代造成麻煩?!?/p>
2014年9月19日,世界首例經MALBAC基因組擴增高通量測序進行單基因遺傳病篩查的試管嬰兒誕生,這標志著我國胚胎植入前遺傳診斷技術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對一些男性不育患者而言,現有的技術也“威力盡顯”。喬杰表示,針對沒有遺傳病史的無精癥患者,只要能夠在其睪丸組織或者是附睪中取到極少量的精子,臨床上便能通過輔助醫(yī)學手段幫助患者生育健康的孩子。
“有些腫瘤治療的患者提出想保存生育能力,對此,我們也有相應的措施,如卵巢細胞、睪丸組織、精液等冷凍保存?!眴探芨嬖V記者,目前我國正在進行此方面的研究探索。
針對國外有些國家已在嘗試使用紡錘形核移植技術治療不孕癥,喬杰表示,這項技術的安全性還有待深入探索,目前國內仍處于臨床前研究階段。
關注試管嬰兒遠期健康指標
從中國首例供胚移植試管嬰兒羅優(yōu)群(男)與愛人通過自然懷孕生下一枚健康女嬰,到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鄭萌珠通過自然懷孕分娩一位健康男嬰,試管嬰兒的生育能力逐漸得以證實。
“但我們依然需要密切觀察試管嬰兒及其下一代的遠期健康,比如脂代謝、糖代謝等指標?!敝袊茖W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院長黃荷鳳告訴《中國科學報》,輔助生殖技術只是幫助那些不孕不育的患者實現做父母的愿望,我們還應大力提倡自然受孕生育。
談到近年來國內不孕不育率增高的情況,黃荷鳳認為,這是多種原因造成的。比如,晚婚晚育成為潮流,很多育齡人群往往錯過最佳生育年齡;避孕措施不得力導致人工流產增多,反復人工流產易導致輸卵管粘連、子宮內膜損傷等,提高了女性不孕風險。此外,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飲食不當、煙酒刺激等也助推了不孕不育的發(fā)生。
“或許,環(huán)境污染是不孕不育癥的最大原因,比如農藥、抗生素的濫用等?!秉S荷鳳還指出,一些感染性疾病、內分泌紊亂的肥胖人群發(fā)生不孕不育的幾率也比較高。遺憾的是,目前國內外還沒有大范圍的、關于不孕不育癥研究的循證醫(yī)學證據。
“在我國二孩政策的背景下,我們更應該鼓勵女性在最佳生育年齡階段(20~30周歲)受孕。”黃荷鳳說,試管嬰兒技術不是解決不孕不育的“萬金油”,年齡越大,其成功率就會越低。
來源: 中國科學報

